欢迎访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网站
  1. 本站支持IPV6
  2. 繁体版
当前位置:首页 / 廉政建设

《论语》中的义利之思

发布时间:2017-11-30 14:26    浏览次数:【字号:默认 特大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到我国外交政策时,两次提到要坚持正确义利观,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国际主义精神,又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义和利的核心理念。儒家学派历来主张重义轻利、先义后利、取利有道。孔子说,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;孟子说,“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”;荀子说,“义胜利者为治世,利克义者为乱世”。儒家经典《论语》多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义利观。

  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;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这一段,反映了孔子的义利观。我们往往以为孔子似乎主张人们只要仁、义,不要利、欲。事实上并非如此。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、流离失所的生活,都希望安居乐业。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,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。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。

  子曰:“富而可求也;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”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。只要合乎道,富贵就可以去追求;不合乎道,富贵就不能去追求,那么,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。从此处可以看到,孔子不反对做官,不反对发财,但必须符合道,这是原则问题,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。

  子曰: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孔子极力提倡“安贫乐道”,认为有理想、有志向的君子,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,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”,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,可以说是乐在其中。同时,他强调,不符合道的富贵荣华,他是坚决不接受的,对待这些东西,如天上的浮云一般。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,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。

  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,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、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,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,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他们。贫而乐道,富而好礼,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,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。

  子曰:“放于利而行,多怨。”孔子认为,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,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,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,否则,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,这里表明了先义后利的观点。

  子曰:“奢则不孙,俭则固。与其不孙也,宁固。”春秋时代诸侯、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,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,这在孔子看来,都是越礼违规的行为。尽管节俭会让人感到寒酸,但与其越礼,他宁可寒酸,以维护礼的尊严。

  子曰:“贤哉回也,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回也。”孔子称赞学生颜回,对他作了高度评价。这里讲颜回“不改其乐”,这也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,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,即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,为了自己的理想,就要不断追求,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。

  宪问耻。子曰:“邦有道,谷;邦无道,谷,耻也。”孔子认为,做官的人应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忠,但如果没有把国家治理好,还照样拿俸禄,就是无耻。

  宋初,有宰相赵普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的典故。今天,我国已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,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继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义利观,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大义大利,为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。

智能问答

无锡普法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