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网站
  1. 本站支持IPV6
  2. 繁体版
当前位置:首页 / 信息公开 / 行业资讯

扬州依托“智慧工地” 打造智能化“绿色航道”

发布时间:2020-11-26 11:20    浏览次数:【字号:默认 特大

  工人戴上装载智能芯片的安全帽,工地PM2.5、PM10等污染物浓度一旦超标,扬尘噪声监控系统便会发出警报;大型特种设备需要人脸识别才能操作视频监控系统,可以实时查看施工情况……走进通扬线高邮段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现场,“智慧工地”令人眼前一亮,能看得见全景、听得见指令、“嗅”得到隐患,真正让工地变得“耳聪目明”。

  作为扬州水运建设史上投资量最大的项目,自2018年动工以来,通扬线高邮段航道整治工程一直倍受关注。通扬线高邮段航道整治工程起点位于高邮运东船闸下游武安大桥,终点位于高邮兴化交界处,按三级航道标准整治里程35.077公里,预计2023年完工。届时,通扬线全线航道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畅行,形成继京杭大运河后扬州第二条内河“水上高速”。

  施工管控进入“智慧”时代

  扬州市航道管理处负责人曹定维介绍,为稳步推进整治工程各项工作,他们依托物联网、云计算等技术,建立了“智慧工地”系统。

  该系统可以把现场的一些情况转化成数据,通过手机APP就能了解到。比如,今天混凝土接到多少方、质量问题有几处、整改了多少、还需整改多少等。把这些情况感知出来,转化成数据,扩大管理人员的感知能力,给决策提供一个非常准确的依据。各环节施工数据还会同步上传至云端数据库,出现在参建各方人员的手机APP上,一旦数据出现异常,系统将自动发送预警信息,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启动处置程序。

  据了解,“智慧工地”是一种综合应用BIM技术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移动通讯等技术,驱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升级的新型技术手段。通扬线高邮段航道整治工程“智慧工地”平台为江苏省内河航道工程首次运用,以“互联网+交通基础设施”为思路,综合利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,以“标准化、可视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”为核心,开创了江苏省水运工程“智慧工地”建设先河,该项目已于2020年10月15日顺利通过验收。

  通扬线高邮段航道整治工程通过“智慧工地”示范应用,使施工现场管控进入“智慧”时代,实现了现场可视、数据可查、违规可纠、预警可报、效益可增、投资可控、进度可知、质量可管、安全可防、全程可溯等,实现了工地作业互联协同、辅助决策、智能生产、科学管理,提升了项目管理效率和现场安全监管能力,引领了水运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。

  特殊安全帽定位施工人员

  “人的动态管理一直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难点。”曹定维表示,通过“智慧工地”平台对施工人员实行数字化管理,“‘秘密武器’就是施工人员佩戴的安全帽。”

  曹定维所说的这种安全帽安装了特制芯片,里面包含了使用人的姓名、身份证号、社会保险、体检情况、工种、操作证等信息,这些信息与门禁系统相连,只有在以上信息全部确认后才允许进出施工场地。

  “安全人员是否到位,工人位置如何,一目了然。”曹定维告介绍,该芯片还具有定位功能,在APP中可直接反映工人所在位置、工种、进入施工区域时间和停留时间;移动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读卡器捕获,全方位跟踪行走轨迹,实现了人员实时定位,为安全管理提供了便利。

  节能环保打造绿色航道

  从建设初期,扬州市航道管理处就着力于依托“智慧工地”平台打造绿色生态航道。在以往的施工管理中,对施工情况的掌握只能依靠人员打电话进行询问、派人跑现场查看。现在通过“智慧工地”平台,航道整治工程实现24小时全监控,小到一块儿砖,大到整个项目工程,不用去现场,工作人员在监控室就能够对各种情况了如指掌,避免来回作业,重复劳动,节省了时间,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精细化水平。

  工地引进了扬尘噪音监测系统,在保证各项指标合格的同时节约资源。曹定维介绍:“防扬尘联动是为了保护环境,自动检测空气中扬尘里的污染物指标,一旦超标自动启动,雾炮机自动喷淋。不仅可以省水,还可以保证指标合格。”

  同时,疏浚船上安装了水质监测仪,在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作时,一旦监测到水质发生变化,超过标准发出预警,工作人员收到后就会停止施工。通过多种智能化手段,有效降低整个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。

  “目前,该项目已编制完成《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》,作为团体标准申报已经立项,下一步将积极申报江苏省地方标准,为全省航道工程建设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。”曹定维说。(来源于“扬州学习平台” 扬交)

智能问答

无锡普法

返回顶部